“所有的历程都在里面了,只是我们还向海斯特行政府申请批了很多教育资金,不过安瑞大人都同意了。我们增修了大量的设施以帮助教育事业的开展,目前还没办法看到太多的成果。不过有十几名出色的孩子已经跳到最高级了,还有几名已经进入中等教育院校。”拉斐尔道。
洛林点头道:“只要教育在开展,成果自然会有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要,校长不用担心。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我们尽力做到。”
“实在是感谢大人您对教育事业的帮助,我们全体教师无以回报,只能以一腔热血与有限的教学能力尽可能教出能为米连德省服务的栋梁之才。”拉斐尔再次鞠躬,不过这次的礼节则是对大贵族的礼节。
教育事业究竟有多重要?不能领导科研进度的教育,有必要吗?
当然是有必要的,专业技术教育能够增加制造业人才和制造业高级技工。基础教育有助于商业的发展并能够为制造人才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犯罪率、提高平民素质等的效果。而高等教育则向各个领域输出人才,使产业多样化、专业化。
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有助于改善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即使撇开高等教育,其它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真正奋战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还是你们,应当是我对你们表示敬意才对。海斯特小学的教师怎么样?目前工资水平大概是多少?”
“新晋教师的工资大概是一个月一千五百元,老教师的工资大概是两千元,班主任是两千五百元。我的工资也是两千五百元,”拉斐尔道,“不过不应该只看工资,我们的住房都是分配的教师公寓,冬天的取暖费,还有免费的医疗和各种福利,这些换算成一千元都绰绰有余了。”
“嗯,这样的薪酬也算不错,工作压力怎么样?”
“有压力才有动力,教师们上班期间都是很努力的,晚上下班之后也经常要为第二天备课。有的学生很调皮,还得额外花费精力管。教师数量也有限,一天要上好几节课,好在课程量不大,而且周末还能好好休息。”
“嗯,教师资源还会进一步投入的,雷斯瓦特那边也肩负着重任啊。你们任重而道远,辛苦你们了。”洛林道。
拉斐尔笑道:“哈哈,哪里辛苦。大人四处奔波,那才叫辛苦。我们这些人能遇上大人,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好了,不打扰你工作了,我也得去其他地方看看了。”
“好,”拉斐尔恭送洛林离开,回到办公椅上后,才感慨道,“有大人如此,夫复何求?”
洛林接下来要去的是西南部的中等学院区,大部分中学生都是富裕家庭出身,因为普通人很少有对中等教育有需求的。中学名额有限,因此大部分都是富人的子女进入。
不过普通人子女的学业生涯并未就此结束,东北部的技术学院同样是一个好去处。技术学院可不差,能在里面学到专业技术,出来的工资不一定比毕业的中学生要差。
进入了西南部的低密度住宅区,就连洛林也不由得感到惊叹。风格别具一格的建筑比比皆是,布局与规划都充满了美感,这里的建筑大多糅合了几何美学,又或是以生活中的某样事物作为模板。比如船型的房子,还有马车形的房子,而糅合几何美学的建筑并非单纯的图形,而是不同图形叠加在一起。圆顶屋、尖顶屋、平顶屋,样式多种,色彩斑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甚至在这里还能看到一些猎奇的建筑风格,比如……大便状的建筑,还有人建过不可名状的房屋,只是后来被强制改造了。
饱暖了不只会思那点“低级”的东西,人的精神追求也会变得更丰富,因此各种各样的文化便开始产生并激撞,正当洛林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心中又产生了对社会走向的预测。
正是因为文化碰撞可能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正需要利用一些手段把容易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思想给干掉。而目前洛林的公信力仍然很强,并且深得民众信任,所以是时候开办官方报纸了。
工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造纸业也同样正在其中。图书馆的建立、各地的报纸杂质店面的出现都带动也表现了造纸业的发展。作为政绩考察的文化分,其中对于居民的阅读时间也有进行考察,大部分青年人、老年人都喜欢看书,而中年人的生活压力较大,因此看书的时间较少。
青年人月阅读量在百万词的大概占有6%左右,由此可见人们对阅读的喜爱。阅读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因此这一点至关重要。
官方报纸的内容主要在米连德省的新政策与法治上,除此之外还要开设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同时也邀请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将社会科学知识融入其中。
洛林要打压的是不符合实际的不良言论,而对于社会的黑暗面,他并不阻止讨论。因为米连德省的平民虽然受教育程度仍然不高,不代表他们是傻子。正是因为行政欣欣向荣的发展与诸多卓越的成绩,让洛林有信心去面对这些讨论。
实际上,开放对社会不足的讨论反而能让这些人更明白什么是真实而什么是虚假的煽动言论,既然社会的不足已经摆出来了,那大家也都知道了,相信阴谋论的概率则会更低。而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与不足,也能让这些人更有社会建设参与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