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五月左右了,但隆格特内的地方校场仍有许多青年在训练。训练计划则仍然是老式的,主要着重于个人武技和小队配合。
隆格特在格兰特及他的祖辈的治理之下尚行武风,大概是因为他们家族就是骑士出身罢。虽然萨塔尔收回了各地的兵权,但当地的治安署仍然是掌握武装力量的。
隆格特人将会是很不错的兵源,不过主要填充入的不是军团而是治安机构。
虽然说治安机构中的人也有武装力量,但人数和装备都被控制了。不过洛林并不担心,只要经常调动人物,装备方面临时靠强大的产能制造以及在此之前储藏在卡伦迪开发组即可。只要有兵源,洛林就能迅速拉起一支军队。
洛林这么做的原因也是将来有一个自保的手段,他想要推行改革,手中没有力量是不行的。倘若中枢省产生了什么变故,他也能够集结兵力把中枢省给救回来。
虽然元老派已经被打击得基本不成气候,而修内派向来没有什么力量,但洛林不会因此放下戒心。第一是伊米拉,她作为克林德纳的妹妹虽然可能翻不起大浪但也要防备。第二是军中元老,克林德纳曾经可是在普隆帝国的军事学院有所任职的,或许他振臂一呼就能激起他的老部下们和他的学生们的反抗。
而目前军权虽然总掌在萨塔尔手里,基层却多数是三军部的大臣,其中不乏受过克林德纳知恩的人。
但洛林心中认为自己可能受到最大的威胁还是王室,倘若王室方面阻止新政的继续,并干扰到洛林实施新政,或许……双方就要反目成仇了,而洛林必须拥有能够抗衡王室的力量。
但如果洛林的力量太强大就会引起萨塔尔的忌惮,加速君臣离心,恐怕到时候普隆帝国才是真正到达分崩离析的时刻。
好在此时双方目的一致且外部阻力强大,双方必须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再加上洛林的军事实力萨塔尔一直没有深查,所以表面上洛林的军权仍然已经被卸到帝国的边境了。
洛林找到当地的训练校官之后便重新制定了一份训练方案,认知传统的校官一开始还觉得这个人莫名其妙,但后来察觉到这是鼎鼎有名的洛林之后,态度就瞬转急上了。
不过,他认的不是洛林的身份,而是战绩。破晓骑兵可是洛林一手带出来的军队,其中任何一名骑兵带出去都是能媲美队官乃至士官武力级别的存在。
格兰特要等到处理好在隆格特的事项再前往雷斯瓦特任职,而洛林则仅在隆格特待了一天就离开了。
而下一站,就是海斯特城了。
一想到海斯特城的政务官,洛林不免觉得有些歉疚。安瑞把自己托付给洛林,结果洛林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去一次。
十月七日,洛林来到了海斯特城。
作为城市规划的模范,尽管海斯特的人口高达六十万,但交通仍然井然有序。住宅区呈现田字分布,其中穿插着商业区。许多低层住宅都已经换成了高层住宅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已经隐隐有了近代城市之风。
对于这个世界的原住民来说,高达五层、六层的建筑就是摩天大楼的存在。从前除了由纯石结构辅以水泥建筑成的教堂以外,便没有任何能达到十米以上的建筑了。而如今高楼大厦遍地拔起,随便一栋楼便能超过十二米的高度。
海斯特的护城河宽达十米,等到挖掘机研制完毕之后,还会再进行扩张。作为洛林大本营的海斯特城一定要具备先进的城防系统,这座城市便是洛林立足于世的根本。甚至雷斯瓦特丢了,洛林也只不过是丢掉一大片的税金而已,但海斯特城才是真正的后备力量。
城墙多突角,这是为了能在不同方向对来袭的敌人进行打击。城墙上则摆放了重弩,不同于曾经的冥界关,这些重弩即使是在安全的内陆也没有中断维护。
高大巍峨的城墙中有着许多城门,这是为了满足海斯特城的交通条件而设立的。海斯特城的产能丰富,尤其是东部的工业区,几乎以一城之力便能供给整个米连德省的大部分所需。除此之外,海斯特城还是米连德省的科研中心,农业区、工业区都设立了专门的科研区域,以供新型技术的开发。
在海斯特城,你能看到来自西部沿海地区的海产,它们通过冰封技术保鲜运输,一直运到海斯特贩卖。在这里同样能看到来自普隆帝国南方的水果产品与塞纳帝国的亚热带水果和肉制品。居民的饮食生活相当丰富。
除此之外,铜铁合金技术进入民间,海斯特城的民房中,偶尔可见廉价的铜铁合金制成的加工产品,其大部分还是木制家具。
居民的娱乐生活同样丰富,海斯特城的公共设施区域设立在住宅区的中心,歌剧院、体育场、图书馆等等娱乐设施建立其中,而实行基础教育的小学则开设在住宅区的西北角,远离商业区的喧嚣。东南方向则是商业区,在经过防护林缓冲带后便是工业区。
穿衣方面,除了当地生产的羊毛衣外,还有来自南方的牛皮经加工制成的皮衣、皮鞋等等,以及塞纳帝国进口的棉花制成的棉衣。往日的麻布衣几乎已经被淘汰,人们都穿上了过去昂贵的毛皮衣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