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到位了之后,叶冰安排宁白飞和卡沃尔两人去调试和预备研发工作都做起来,这两人虽然脑袋里装的全是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除了这个毛病以外,他们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拥有极强的动手能力,他们可是凭两人之力就将源能量融入炸弹里的人。
所以预备工作这两人还是能够完成的。
至于叶冰,她在思考如何在一个发卡上完成多项功能的技术开发,同时设计如何完成各项功能并将源能量融入其中。
……
初想自从学院公布了想语体系的建立,无论是逸世学院还是其他想裔势力纷纷组织团队研究想语,同时扩大对想语的教育水平。
平时想语没什么人关注,逸世学院的想语专业是个冷门得不能再冷门了,可现在专业的人就超过三百多人,更别说下学期招生就在几个月后,这么多人你总不能用一间教室吧?
所以学院未来规划建立一个新的系——想语系!将想语专业从语言系中分出独立成一个系,不过系下面的专业目前学院仅仅能想到两个,分别是:想语基础专业、想语与想法专业。
毕竟想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有很大潜力和未知的未来,等到时候分支也会越来越多,专业就会逐渐增加。
当然,现在想语系百废待兴,但初想却浑然不知,甚至不知道自己从下学期开始就从语言系被挪到了想语系。
她一直在奥帝薇娅的城堡里“闭关修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生活上反正有女仆服侍,过的不要太惬意;研究想语上,她可以说,这世界上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想语,所以也不需要去请教谁。
她现在就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就看结果到底是“出门合辙”还是“出门不合辙”。
初想百无聊赖地坐在书桌前,手里不停地转动着黑笔,另一只手拖着下巴,双目无神的盯着墙壁,思绪不知道飘到了何处。
只见她面前的本子上写满了各种字符,涂涂改改的让人看不清,只有几行字勉强能够看清,写着“独立于想法”、“完全由想语编织”以及“初想第一合法”……
这时候,哪怕是她自己都不知道,本子上写下的在未来是多么重要且影响力巨大的内容!
……
时间飞逝,转眼间过去半个月。
今早,叶冰打开电脑准备完成继续的武器设定建模的同时,习惯性的打开电子邮箱,看看《世界科学》的编辑是否来信。
叮!
新邮件提示。
内容如下:
叶小姐您好,我是《数学研究报》编辑阿科力·迪夫,您的论文《源能量三段式递进论》初审已通过,即将进入同行评审环节,请提供此论文可供排版文档,上传至我刊网站的投稿系统。
……
进入同行评审环节之前,你可推荐几位同领域的高水平审稿人(应避嫌)。若无推荐,则我刊自行安排审稿人评审你的稿件。
以上,请知悉,望回复。
编辑的来件很官方、很正式,几段话将该写的基本上写清楚了,大致有论文投稿及审核的标准操作流程,还有《版权协议和学术规范》的签名以及稿费和版面费等等。
等了一个月,终于来了,叶冰松了口气,编辑回复邮件:“尊敬的迪夫编辑您好,我会尽快按贵刊的操作指南完成相关事宜。另外,请贵刊安排同领域的高水平审稿人,我暂无推荐,谢谢。”
然后她上传了论文正式文件,并下载《版权协议和学术规范》然后拷进U盘,打印出来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名后再上传到《世界科学》的系统中。
既然编辑让你弄这些,说明你的论文大概率会被录用。
大概率不等于绝对,还剩下最关键的一步,同领域的高水平审稿人对他论文的审核,即同行评审。
叶冰并不认识多少源能量方向的专家,而斯卡修他们要遵循避嫌原则,不能作为她论文的审稿人。所以她干脆不推荐什么同领域专家了,由报刊编辑自行安排吧。
编辑主要负责初审,论文的核心内容由审稿人把关。并且审稿人和作者之间采用双盲形式,就是审稿人和作者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而编辑就是他们中间的联络人,连接作者和审稿人。
所以,叶冰想要知道自己的论文到底怎么样,还是要继续等待。而且像她这种创新深奥的论文,编委会有可能一审再审。
与此同时,中洲数学会总部大楼。
柴俊今年六十七岁,是从东洲移居来中洲的,他做过心脏手术,每天都得按时吃药。
他是一位源能量专家,担任中洲科学会干事一职,他拥有源能量博士学位,主攻源能量融合方向。《源能量三段式递进论》这篇论文几经转手,最终转到了他的手中,他是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其实编辑最开始找的审稿人不是他,而是一位北洲移居来的专家。
毕竟中洲人口少,岛屿多,是接受其他四洲移民最多的大洲,别说现在了,中洲最初始的居民也是东西北洲移居过来的。
但是那位北洲专家看完这篇论文后直接突发心脏病送进医院,所以叶冰的论文便转手到了他的手里。
由于双盲流程下,审稿人也不知道论文作者的基本信息。无助于审稿人从作者做学问的风格上推算结果的可信性——毕竟,审稿人不可能完全重复作者的思维和演算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