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李杨所料,自己被刘文程单独叫去菊园的事很快就在学校传开了。
虽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去菊园了,可由于第一次时他并没有对外宣言,而且领着他去的朱遇青也已经离开了书院,所以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力。
不过这一次就不同了,由大眼和秦昊的卖力宣扬,当天全学校都知道了这件事。随后几天,当李杨一出现在书院里,总有人对他指指点点,甚至李杨在教室中闲坐的时候,也会有人转门跑过来看他。
李杨很不习惯被这样重视,但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自我安慰说:‘过几天,人们就会忘记了这件事。’
本来事情也真如李杨所想的那样,只过了三四天,就没有什么人提起李杨的事了,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李杨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谁知,又过了大概十几天,突然一天早上,当李杨来到书院的时候,很多夫子都来找李杨,还要求李杨给自己写字。
有要求写对联的,有要求写扇面的,有要求写寿字的,甚至还有一个夫子竟要李杨给自己抄一份墓志铭,这可把李杨给搞蒙了。
还没等他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到了中午,大眼就急匆匆的找了过来,直接把他拉到一处安静的地方,使劲的拍着他的肩膀,兴奋的说:“兄弟,你出名了,你出大名了。”
李杨眉头一皱,心想:‘肯定又是因为那副寿联。’虽然猜到了,但他还是问了一句:“师兄,怎么了?”
大眼突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说:“秦二,秦公公,你听过吧?”说完还盯着李杨,等李杨反应。
李杨只得点点头。
这一点头,仿佛瞬间激起了大眼的情绪,他满脸激动的说:“秦公公,那可是宫里内务府的大总管啊,你猜怎么着,就在前几天,他老人家过60大寿,那个场面热闹啊,基本上所有的达官贵人都到场庆贺。。。。”
李杨听着大眼滔滔不绝的讲着,但说了半天他都没有说到正题上,李杨看着大眼那副说起权贵时满脸放光,仿佛这些人都跟他有关系,他感到与有荣焉一样的模样,就忍不住很是厌烦。
于是拦住还在讲个不停的大眼,说道:“师兄,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兄弟,你先别急啊,我给你讲别人送的都是什么礼物,看似和你没什么关系,其实和你有天大的关系。”大眼继续说着,谁送了什么,谁送了什么,仿佛他就在现场一样。
说了好一阵,才说道刘文程,“咱们山长,到底是了不起,有文人的风骨,别人都送珠宝玉器,名画古玩,咱们山长,就派了一个小厮,送出你写的寿联,还让其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说是你写的。一下子就把那些人全给比下去了。
现在天下读书人谁不佩服咱们山长高风峻节,四大书院哪个学子不羡慕咱们书院有这么一个为推举后辈,不遗余力的好山长。
兄弟,你出名了,你知道吗?还是在那些了不得的大人物面前出的名,你以后要是发达了,可不要忘记咱们几个好兄弟啊。”
李杨看着大眼充满羡慕和等待李杨肯定答复的恳切眼神,只淡淡的‘嗯’了一声。这一声明显没有让大眼满意,他的表情瞬间有些失望,但很快还是笑了起来,说道:“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能不庆贺一下,晚上我做东,叫上兄弟们,去你家,咱们高兴高兴,你看怎么样。”
“今天不行了,晚上我有些事,改天吧,师兄。”李杨第一次拒绝了大眼。
大眼面上明显有些尴尬,李杨不想让大眼误会自己,解释道:“师兄,你别多想,你是知道我的,我不想这样。”
可能是李杨诚恳的态度让大眼信任,大眼的表情明显舒展了些,还叹了口气表达了对李杨的理解,并安慰道:“哎,我知道兄弟你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但不爱出风头归不爱出风头,机会还是要把握住的,毕竟多少人想有你这样的机会,一辈子也可能碰不到。
还有我建议你,准备些礼物去谢谢山长大人,毕竟山长大人这么的抬举你,你别失礼了,让别人说。”
李杨知道大眼这些话,确实是为自己考虑的,不过这一切都是基于他仅有的见识得出来的,他有怎会知道李杨的身份报复。不过李杨还是对大眼表达了谢意,他说:“我知道了,谢谢师兄提点。”
大眼见李杨的确没有伪装,而真是一脸的不高兴。就再不提聚会庆贺的事了,只说:“好,你自己决定,不过,有什么问题了,你可以随时来找我,咱们始终是兄弟。”
李杨点点头,两人就此各自走了。
到此李杨依旧认为,这件事的影响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淡化,可他这次猜错了,事情才刚刚开始,夫子们和大眼,只是第一批知道这件事的人。
到了第二天,全书院的人都知道了,那些同窗们,比夫子们要热情的多,光是来找李杨求字帖的都不下数十人,还有来求李杨提字的,拜师的,甚至李杨在课堂上写的作业,下课都被人抢,最后连秦昊都参与到了其中,他一把拉着李杨的手说:“大哥,以后你的作业就归我了,我要拿回家送人。”
周克明,吴修平听了就不干了,也要和秦昊抢,李杨见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烦闷至极。
可这依旧只是开始,李杨还是低估了刘文程的影响力。又过了几天,连书院外面的人都来找李杨提字了,还都带着润笔费,不过李杨通通给拒绝了。
这还不是最让李杨感到难受的,几天后,他竟接到父亲的书信,信中先是莫名其妙的对李杨说一通要:戒骄戒躁,安心学问,不可因小失大的话,后面又列出了好几张字要求李杨写出来,李杨甚至在里面还发现了程叔叔家药堂的名号。
李杨一看就明白了,连父亲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不过对于父亲,李杨心里还是高兴的,毕竟上一世自己从没有做过什么让父亲真正骄傲的事,想必此时父亲一定很高兴吧。
于是李杨就把父亲要求的通通写了下来,不过这些他都是随手写下,唯有程叔叔的,他写了四五遍才满意。
写过这些后,李杨开始思考,怎么尽快结束这些事,想来想去,只有暂时跳出去,躲起来才能避开风头,于是就去找了大眼,这次又提出了要休假一个月。
不过出乎李杨意料之外的是,这次大眼却没有直接答应。
喜欢重修一世仙请大家收藏:(www.dushut.com)重修一世仙读书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