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耳闻师傅要和他交手,心花怒放,摩拳擦掌,“师傅,和你交手,徒弟可不可以使用所有功夫?”
“当然可以,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点到为止,不能伤了对方。”
约翰逊频频点头,而且显得兴奋异常,“请师傅先出招!”
韩畅毫不客气,一招无影一脚,直击约翰逊面门,约翰逊用神龙摆尾化解,躲过飞脚,居然一拳打在韩畅的脚心。
其实,韩畅早就预料到约翰逊会出此招,他想验证一下约翰逊拳头上的力量,的确约翰逊拳头够硬、力道不小,导致韩畅一个趔趄。
约翰逊毫不犹豫,使出铺天盖地、风吹雨打、黑虎掏心,拳头像雨点一样砸向师傅的胸口。
韩畅大喝一声,一招风扶杨柳,继而,又一招梯云纵,越过约翰逊头顶,落在他的背后,不容约翰逊反应,韩畅使出八面威风、双峰贯耳、出奇制胜三招。
约翰逊发挥拳击步伐灵活的优势,结合中国功夫以柔克刚的妙用,以及西洋拳击的快速,居然躲过了师傅凶猛的进攻。
“好、好,约翰逊真棒,师傅加油、师傅加油!”
韩畅微微一笑,“这个洋徒弟进步好快,掌握了韩家拳的大部分精髓,他若继续坚持练习中国功夫,三五年后,我想胜他不易。”
约翰逊不敢大意,“中国功夫了不起,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依然无法占得上风。不行,我得拼命进攻,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孤注一掷。”
约翰逊身材高大,抗击打能力强,一旦被他贴身击中,一般人无法抵御。
韩畅有意加快移动步伐,总是能比约翰逊快半步,他的拳头呼呼生风,身体摆动愈发灵活,令韩畅一时找不到破绽。
“好、好,精彩、精彩,师傅就是师傅。”
约翰逊有些急了,利用极其灵活的步伐,使出了摆拳、勾拳、直拳,拳头像雨点,匝向师傅。
韩畅游刃有余,发挥韩家拳遇强则强的特点,使出翻江倒海、如日中天、云开见雾化解。
约翰逊意识到,若不是师傅手下留情,他已经倒地不起了,“师傅有意谦让我,不过是想给同学们多示范一会儿。”
“好、好、好,中国功夫名不虚传,西洋徒弟真有两下子。”
心有灵犀一点通,约翰逊知道师傅有意检验自己的功夫。于是,他继续使出浑身解数,坚持和他打斗。
约翰逊聪明绝顶,一会儿用中国功夫,一会儿又靠西洋拳击抵挡、进攻,他的身形随脚步快速摇摆,目光凌厉,出拳虎虎生威,仿佛把空气都搅动了。韩畅依然游刃有余,面不改色,使用太极掌一一化解。
约翰逊眼见西洋拳结合中国功夫依然无法取胜,突然计上心来,“我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眼力快,师傅用什么招,我就用什么招,看你用什功夫应对?”
韩畅眼观六路,似乎感觉到了约翰逊的心思,突然拳脚路数突变,使用八极拳和约翰逊对打。
这下,约翰逊无计可施了,他不会八极拳,只能被动应付,再也抵挡不住师傅八极拳的刚猛、迅捷,被逼的连连后退,拱手认输。
一阵暴雨般的掌声响起,“好、好、好,师傅就是师傅,西洋徒弟不堪一击!”
韩畅拉住约翰逊,“你不算输,我使用了你没练过的功夫,侥幸取胜,你的拳击水平深不可测,力道超强,一般人抵挡不住你的打击。”
武术队员哗啦一声,围住师傅和约翰逊,七嘴八舌地追问:“……约翰逊同学,你服不服中国功夫?”
约翰逊直言不讳,“师傅,我又一次领教了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随机应变,变化无穷,徒弟输得心服口服,我服气中国功夫。”
韩畅搂住约翰逊的肩膀,“约翰逊,你言过其实了,真正的武者都不喜欢逞强斗勇,强身健体才是根本,就像奥林匹克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运动……”
韩畅有意问队员,“大家对武术精神有什么感想随便说说,算是我们一起探讨。”
“师傅,刚才你和约翰逊交手,总能四两拨千斤,对打时两人神情专注,目光中有霸气,但不是杀气,太令人佩服了……也许这就是武术精神?”
“嗯嗯,同学们有这样的认识,是我们一起习武的最终目的。比如驰名天下的少林武功中,凡是杀伤力最猛的功法,绝对和一门佛学修为密不可分,才不至于伤到自己。”
“师傅博闻广记,实在令人佩服,在《天龙八部》中扫地僧口中的‘武学障’发人深思,鸠摩智、萧远山、慕容博三位宗师也逃脱不了武学障。”一位姓张的同学插话。
“是的,鸠摩智、萧远山、慕容博没有以正确的方式习武,必然遇到瓶颈,甚至走火入魔。少林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只有相应的佛法与之匹配,才不至于步入‘武学障’”韩畅侃侃而谈,大家频频点头。
“再者,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修为达到最高境界的高僧,最不屑去多学诸般杀人法门。”
大家席而坐,进行武学探讨,“同样是练七十二绝技,鸠摩智走火入魔,扫地僧却没事儿,这也太不公了……因为扫地僧心怀慈悲,不过用了三招,一招用来让萧远山、慕容博陷入假死,第二招是能够把内力放出体外形成‘三尺气墙’护体,第三招就是让萧远山、慕容博起死回生的招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