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日,一支百人骑兵侦察部队从冥界关一路西行,骑兵队长则是一名叫作杰诺斯的青年军人。
他是一名算得上有些极端的爱国主义者,不过他热爱的并非普隆帝国而是米连德,而对于普隆帝国,他甚至有些厌恨。他自小在海斯特生活,在洛林接管海斯特城之后,他将海斯特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在眼里,对历史感兴趣的杰诺斯惊叹于这种变化的产生,而为什么一直以来帝国的发展止步不前,就成为了他心中的疑点。
海斯特能够以一个“穷乡僻壤”的模样变成一座甚至开始国际化的大城市,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从从前这里聚居的一群乡下土包子,到后来各个文人雅士将这里当做文化的圣地,各国的商队都出现在这座城市后,他就对普隆帝国感到失望了。
明明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一座城市却一直以来被埋没,这是普隆帝国权力阶级的过失,他们只沉浸于享乐而并非为帝国的发展付出全部,反观洛林几乎可以算是以一己之力扭转海斯特穷困的局面,将它打造成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
若非海斯特的地理位置不佳,再加上历史沉淀不足,就连塞纳帝国的学者们也一定会过来看看的。
杰诺斯的心中对洛林充满了崇拜,拥有和他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对他们而言,洛林是英雄,一切诋毁洛林的人都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这种看上去矫枉过正的心理却激起了一部分人的反对,因为他们的行径而引发了冲突,才致使出现了“反对青年”那样的人,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之一。而像杰诺斯这样的,还算是保守的,时代总会出现一群狂热的愚者,对此洛林也有些头疼。
对杰诺斯而言,能够在战场上用优越的战绩报答他对洛林的恩情便是最好的行动。他在接到命令之后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尽管他心情激动,却没有丧失一个侦查队队长该有的理智。
杰诺斯即将成为一场大戏的主演——他将队伍分成五个骑兵团分别派往各个方向进行“侦察”,而实际上他早就通过观测手了解到敌人就在西边三千米以外。
敌人认为这些骑兵并不能在大雪和白色涂料的掩护中发现他们,他们悄悄地派兵从北边包抄过去。杰诺斯知道敌军已经开始从侧翼包围,但他却假装浑然不知的样子,继续引导骑兵团西行。
就在骑兵团接近敌军两千米不到的时候,他才开始放缓速度。冥国一边,这些士兵们并没有行动,仿佛对杰诺斯的到来一无所知。双方都在欺瞒对方,让对方以为自己并不掌握情报。
杰诺斯继续西进,他让骑兵队分散开来以减小被发现的可能性,他们在敌军兵团的外围依托起伏的山丘进行隐蔽,就在这个时候,敌军朝着他们行动了。
杰诺斯只是平淡地说了一声向东撤退,骑兵队便迅速开始合拢,重新组成骑兵团一路向东。然而还没等他们骑行到一千米,东边却突然冒出了敌人。
“转向南行进!”杰诺斯在发号施令后调转马头,旁边的观测手时刻注意着敌人的方位和距离,南边并没有敌人包围过来,明显是敌人想要给他们留一条“生路”。
这条生路是为了引导杰诺斯走入圈套,冥国一方的骑兵队已经追在了杰诺斯的屁股后面,他们必须选择一同被吃掉或者抽出一部分殿后为前方的部队争取时间。冥国的指挥官认为,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敌人一定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就算敌人没有分兵,他们也能放缓速度暂时不吃掉敌人的殿后部队,一直将敌人引到据点处靠火炮轰杀。
杰诺斯作为一名优秀的军官,他揣测了敌人的心理,他试探着敌人的速度,却发现敌人并没有按照正常的速度行进,而是一直跟在他们的后面作出穷追不舍的样子。
这种做法明显地表现出他们是要将杰诺斯往一个方向赶,因此,杰诺斯刻意放缓了速度,使敌人的后援慢慢赶上来,敌人的部队出动得越多,他们接下来能取得的战果就越大。
追击百人部队,他们至少要派出数倍于敌人的军队。而米连德的军队一向强势,因此冥国对这一百名骑兵自然往高估的方向去看,派出的骑兵足有一千五百名之数。
一千五百名骑兵可以算是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了,为了封锁这支侦察骑兵队,冥国再次派出了五百名骑兵预备使用,填补东方的追击战线,防止敌人突围。
但凡敌人有一个冲出重围并回到冥界关,那么飞艇计划就很有可能暴露。
这支侦察骑兵部队一直从寒冻森林向南驰行,一个小时后,这支部队才行进了二十千米不到的距离。在雪地中,战马前行是非常艰难的,不仅仅有雪的阻力,在冰天雪地之下中,战马腿部肌肉的灵活度也会严重下降。
由三支旗团组成的北陆军兵团的指挥官——凯迪意识到敌人的侦察线已经开始向西推进,于是下令拨营东进,以预防敌人侦察到飞艇绕过敌军防线的计划。到目前位置,他们并没有发现在米连德的飞行器从北方经过,他们将继续保持这支空军不被发现的优势——
虽然他们已经被发现却并不自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