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汗默的军人的确是少有孬种的,比起第五兵团那些想着升官发财的少爷老爷兵们,南方军团倒颇有些“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另寻他路”的意味。
不过要升官发财还真得进入南方军团,毕竟这地方战事多……像洛林就是一个顶好的例子。
银牙城的城墙上,队官和士官们不停地吆喝着发号施令,除了他们的声音以外便只剩下滚木滚石的滚落声、箭矢击撞与离弦声。
还有城墙底下兽人传来的呐喊,他们的气势在压迫着银牙城的军人们。不过银牙城的将官却没有选择让他们对压,毕竟人类的嗓子的确不如兽人,要是喊起来气势压不过的话气势是会下降的,倒不如不和兽人拼嗓子谁大。
长矛兵们的长矛顺着垛口向下刺击,弓箭手们朝着远方射箭,那些守城的士兵们将滚木与落石扔下城墙,以阻碍兽人们的进攻。
这个时候的压力并不算大,兽人们的攻势还未抵达巅峰。而且上来的攻城器械并不多,要是再等两天,等守城物资少了,敌人的攻城器械增加了,那时候战斗才会越来越艰难。
其实打仗也有些类似长跑,也和世界上许多行事的道理是一样的。守城物资分配的多寡就与长跑中如何运用力气相同,只不过长跑者知道他们要跑多远而守城的将士们不知道战斗要持续多久。
战斗仍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别了南方战场的刀光剑影回到普隆帝国的北境,虽然这里的战争比南方战争要更加出彩得多,但却没有南方战争的激烈。
比起兽人那般几乎没有什么策略的强攻,冥国一方的计谋层出不穷,再加上隆德的倒戈让形势变得异常不明朗,这里的战争反而比南方战争更具备戏剧性。
强化步兵团在一步步地往北收复堡垒,冥国的将官们也想将这些堡垒利用起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堡垒的入口在哪里,就算掘地三尺,他们找到了入口也进不去。
步兵团一步步朝北方推进,一直到了基特城,这座城池作为佩克城的前哨站,不同于对佩克城的处理方式,它是必须被攻下来的。
基特城的守军并不多,但是上面拥有着重型守城器械,不过在飞艇的轰炸之下,那些重弩但凡被炸到的都得直接报废。
基特城的围城势必是要引起敌人注意的,洛林也只能尽可能封锁讯息,但敌人很快就会知道。
城池出了事情才去通报的这种通讯手段不被吉尔吉斯所用,他自己就是擅长打“闪电战”的将领,不过这个闪电战并不确切,只能说作战迅速。他采用的方法就是每隔半天派出一队斥候去报告城池安全,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到哪里发生了战事。
基特城内派出的鹰骑兵全都被如同黑云压城般的飞艇集群所击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林手中的空军越来越多,这些空军可以说是这片大陆上时代最前沿的兵种了。
北方的战争并不出彩,这里并没有血与火的针锋相对,有的只是单方面推进的稳定作战。而作为规模最大的普隆帝国中西部战场,这里的战斗便是兵权谋的汇交之地了。
雷尔夫的闪击作战让他迅速夺得了雷多特领中南部的大片领土,他并没有选择常规作战一段一段攻城拔寨而是绕过了前线。这一举动是十分冒进的,不过他已经预料到了敌人会钉死前方的防线。
虽然雷多特公爵是塞隆战区的督军,但他和凯亚自行协商各自执掌区域内的兵力。他的军略能力比他的政斗能力差得多,而凯亚伯爵虽然家族已经成为贵族已久,但他从一个男爵起步到现在的伯爵仅用了十年不到。
至于凯亚伯爵是怎么产生的,自然是萨塔尔为了制衡雷多特公爵而一手拉起来的,只不过这头白眼狼转眼就投入了元老派的怀抱,走上了和萨塔尔立场相对的地步。
常说的一句话叫作“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那么对于发动这场战争的主人公来说,这场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五十三章 247.12.15
巴克豪斯•塞里恩斯是塞纳帝国现任的皇帝,其实对于他来说,侵占普隆帝国的领土并非好的选择。
塞纳帝国的直辖领地距离普隆帝国的本土隔着一个塞恩王国,如果巴克豪斯选择直接将普隆帝国的领土并入直辖领,无异于给王室增加了一块飞地。
而且军功阶层必然会成为新的贵族阶层,他们距离塞纳帝国的距离比塞恩王国更远。就连塞恩王国有很多贵族都是阳奉阴违,那新兴贵族们还不得成土皇帝?
政令传递的效率太低,行政机构也会变得更加冗杂。想要制衡就会增加新的监察机构和制衡机构,巴克豪斯也不可能月月都派钦差过去监察,那会激起贵族们的反弹。
所以监察机构的腐化也是势在必然的,所以塞纳帝国完全没有占领普隆帝国国土的意思。且不说这行政机构更加冗杂且容易腐化,新兴贵族的兴起让帝国政治更加困难,还会与萨里兽人汗国直接接壤扩大战线,就为了那些地儿的税收,值得吗?
当然不值得,所以到时候巴克豪斯会要求普利王像是赎回俘虏那样赎回自己的领地。不给钱?没关系,拿关税抵押,拿货物抵押。给钱?那普隆帝国接下来的市场被塞纳帝国给清空,然后普隆帝国就会更加混乱。虽然塞纳帝国没办法控制普隆帝国,但是一个国家的旁边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好还是弱小的国家好,显而易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