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九死一生,终于坚持到了最后。
打扫完战场,所有人都身心俱疲,当晚就地宿营。
次日,朱慈烺召集众将开会,杨维翰、郑成功、郑鸿逵等水师头领也来参加。
杨维翰特地引荐了一个新头领:郑芝豹,此人是郑芝龙的五弟,受郑芝龙所托,率部驾着盖伦船,于前天赶到了天津。
朱慈烺和众将都对郑芝豹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们都很清楚,昨天若不是盖伦船及时赶到,明军恐怕已经全军覆没了。
杨维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几天前,郑鸿逵率领的补给船队遇袭,损失惨重,杨维翰很快就知道了,也很清楚朝廷大军已有断粮之忧,然而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对付龟船。
正在发愁之际,郑芝豹率领一艘巨大的盖伦船抵达了天津港。杨维翰前去迎接,从郑芝豹那里得知,这艘盖伦船是朝廷花了一百万两银子,托南安伯郑芝龙向荷兰人购买的,上个月才送到福建。
南安伯知道,朝廷是为了跟清军作战才买下这艘船,现在北方战事吃紧,郑芝龙不敢耽搁,立即从郑氏水师抽调大量人手,为这艘巨型船配备了足够的炮手、水手,此外还聘请了几名荷兰军官作为顾问,命胞弟郑芝豹率领,即刻前往天津。
听了郑芝豹的介绍,杨维翰大喜,随后参观了盖伦船,亲眼见识了船上火炮的威力。杨维翰意识到,盖伦船对付起龟船来将会很有把握。想起朝廷大军处境艰难,杨维翰决定立即率领盖伦船北上,机缘巧合之下,刚好助了朝廷大军一臂之力。
杨国柱听罢笑道:“杨指挥客气了,你这哪里是助一臂之力,简直是救人于水火之中啊。”
“是啊是啊。”众将纷纷附和。
杨维翰摆摆手:“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罢了。我没想到的是,朝廷竟有如此大手笔,早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筹划着购买盖伦船了,要知道,那时候战事还没开始呢。”
众将听了也颇感意外:朝廷以前连将士们的兵饷都不能按时发放,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是家常便饭,怎么这次如此大方,花这么多钱去购买一条船?不过说实话,这个举措确实有先见之明,时隔两个多月后派上了大用场,一举扭转了败局。
正当众将交口称赞朝廷英明时,郑成功再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马科看得不爽:“郑头领,你笑什么?”
“我笑你们都不了解实情。购买盖伦船哪里是朝廷的主意,明明是大帅想出来的。两个多月前,大帅和我一起乘坐战船来山海关,在船上时他问我能不能买到盖伦船,我说盖伦船很贵的,最好的盖伦船可能需要上百万两银子。可是他坚持要买,而且一定要买最好的,钱的事情他来想办法。上岸后我就写信给我父亲,要求他赶紧跟荷兰人洽谈,后来我父亲给我来信,说收到了户部的拨款,跟荷兰人也基本谈妥。所以说,这件事主要是大帅的功劳。”
众将听了无不惊奇,马科问朱慈烺:“大帅,这是真的吗?”
朱慈烺点点头:“没错,是我向朝廷请求从国债里支出一百万两银子,交给南安伯购买盖伦船的。”
众将这才恍然大悟:我说呢,一向抠门的朝廷,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大方?原来是找老百姓借的钱啊,难怪花起钱来不心疼,一百万两银子说拿就拿出来了。
不过,钱的问题只是一方面,大帅高瞻远瞩,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昨天那样的危局,并提前做了准备,这才是最令人惊讶的地方。
马科感叹:“大帅,我现在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众将听得笑了。
朱慈烺摆摆手:“马总兵言过其实了,我哪有那么神?我不过是想到清军是我大明的劲敌,未雨绸缪总是不会错的。”
朱慈烺所说的,也正是张栩的心里话。
这次空前的危机让张栩意识到:切不可小瞧古人,尤其是像多尔衮、多铎、皇太极这些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即便他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提出了先进的战法,在知识和观念方面也有着诸多优势,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获胜。
因此,尽可能地做好充足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这次,多尔衮、多铎就充分借助了朝鲜水师的龟船,不仅出乎他的意料,而且差点让他满盘皆输。幸好他以前预留了一手,不惜血本买下了盖伦船,这才得以在最后关头击败了这两位异常强劲的对手。假如他当初稍微吝啬一点,恐怕就没有今天了。
众将自然不知道在朱慈烺的身体里,还有另一个人正在长吁短叹。在他们看来,朱慈烺思虑周祥,还能提前做出预判,跟着这样的统帅打仗,他们可以一百个放心。
此时,朱慈烺心中有一个疑问,正变得越来越重。
他对众将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昨天刚从三角山出发没多久,多尔衮就率部追了上来。这里的海边有红树林,战船即使开炮也帮不上多少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作战地点。多尔衮应该早就知道我们要出发,才能恰好将我们堵在这里。”
郑成功表示认同:“其实那些龟船也很奇怪,他们肯定也已经得到消息了,今天一早就出发,才能在这里攻击我们的战船。如果是在我军出发后才赶过来,绝不可能像昨天那样,来得那么快。”
众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尤其是朱慈烺和郑成功的话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更是增加了可信度。
马科怒道:“好啊,看来我们中间出了内鬼,将我们即将离开的消息泄露给了清军,让多尔衮有时间提前做好准备,结果差点让我们陷入绝境。”
杨国柱点点头:“如果没有泄露消息,多尔衮通过探马发现我们出发后再追过来,我们应该可以顺利到达龙头礁,如果在那里设防,情况会好很多。”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看来这个可能的“内鬼”危害不小,必须揪出来。
怎么找出内鬼呢?曹变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前两天,将士们大都在大营内准备行囊,闭门不出,跟外界没有什么联系。所以重点应该查一查那些曾经外出的将士,只有他们有可能偷偷递送情报。”
朱慈烺表示赞同:“好,接下来大家分头在自己的部队里严查,凡是出去过的,必须说清楚自己的行踪,而且要有多个同伴的证明才行。”
众将对此一致赞成。
喜欢我这个系统有点烦请大家收藏:(www.dushut.com)我这个系统有点烦读书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