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忠义伯赐予张镇,整个大明从上到下都没话说,有本事种一亩产五千斤的粮食试试……
不过,红薯在河南的产出之后,忙坏了户部,要从江南调运大批的粮食,送到灾区,种出来的红薯都换来,组织大量的人力,按照张镇的设计,挖了大量的储存窖,这些东西不准吃了,一颗都不准吃,开春就要育苗……
而且采取了良好的保暖措施,大量运到岭南热带地区,户部出面征了大量土地,开始了育苗……
开春的时候,弘治帝野心极大,想着明年改元正德,第一年就要让大明的百姓再也不饿肚子!
于是,户部从上到下,忙成了狗,从各地征调了大量有调动民力经验的地方官吏,带着河南灾区已经稍微有些栽植红薯经验的民夫,几万人,一整个冬天都在马不停蹄……
弘治帝心中燃起一个炽热的念头,不管吃什么,先吃饱再说,改元正德之后,不能再有一个大明百姓饿死!
有了红薯这个法宝,弘治帝的这个念头,已经成了心中的红线!
明年红薯推广了之后,要是还有地方百姓饿死,哪家地盘上出的事,就杀哪家地盘上的地方官!
这个念头,被疯狂的弘治帝当做一道诏令颁发天下!
惊得朝上诸公下巴都掉了!
这个温和皇帝,疯了!这有可能吗?几千年了,这个问题都么解决,到了你这儿,就只争朝夕了?
当官的都背后骂起了张镇,说这个小子能则能矣,就是太心急了!蛊惑皇帝,出了乱命!
内阁刘健李东阳等,想驳回这个乱命,被一向不发火的弘治帝骂了个狗血喷头:“十八年来,我等都干了些什么?看起来勤勤恳恳,年年忙得团团转,天下百姓年年要饿死一层,我们都忙了些什么?
现在这么好的粮食出来了,尔等还在等什么?朕说只争朝夕,就是只争朝夕!
手头上所有狗屁倒灶的事儿,该停的都停了,全力推广新粮食!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言辞之激烈,十八年来罕见!
于是,整个天下的当官的,都不再想着为民做主了,都在琢磨烤红薯的事了!
地方官都行动起来,争着明年的红薯种子指标,生怕一个不小心,粮食不够饿死了人,自己吃饭的家伙事不保!
北方寒凉地区的地方官吓得两股战战,立坐不安,冒死联名进谏……大致意思是说,万岁爷,您老做个人吧!这玩意不是我们不想种,实在是北方不好生长啊!要想不饿死人,只能依靠调运粮食……
弘治帝收到这些进谏的折子,宣来谢迁、马文升、张镇等人,在暖阁里讨论……
“忠义伯,你说的新粮出世三把火,第一把已经烧起来了!南方的官员目前跑断了腿,正在四处奔命……北方的官员,现在也提出了问题了!这当然是对的!
诸位,现在第二把火,该如何烧?”
“第二把火,当然是烧玉米和土豆!”没错,三把火的始作俑者,当然是张镇!他私下悄悄跟弘治帝讲,现在从上到下都是文官执政,一个个都是温吞水的性子,要是不猛火烧一把,就算给十年时间,新粮食的摊子不一定能铺的开!只有拉满弓射箭,用最严的诏令,才能确保落实个七八分……要是软踏踏的诏命,能落实好的十不及一……
弘治帝深感张镇说得有道理,就烧了第一把火……
原本想着玉米和土豆的种子,秘密捂起来,先卖给各大家族商人,好好赚一笔,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通过官府渠道把种子发给百姓,好好坑一下那些奸商……
最后还是弘治帝方正,再加上确实急着开创盛世,不想为了发财因小失大,所以最终决定,粮食种子最好还是尽快让百姓种出粮食来……
“只可惜……玉米和土豆的繁殖,不像红薯,随便的枝枝蔓蔓就能扦插出来,繁殖速度不够快啊!”
“万岁,这事儿急不得……南方温暖,一年两到三熟,本就富庶,只要南方的红薯大量种出来,粮食就能有大量的剩余,最多忙二三年,调运粮食,确保北方百姓吃饱……
等到适宜北方的玉米和土豆慢慢铺开了,这一切就解决了……”
谢迁性子本来是内阁中最急的一位,现在也觉得自己赶不上皇帝了……
用张镇的话说,皇帝简直像打了鸡血,成天到晚魔怔到粮食的事儿上去了……自从那次上燕山,没能进的去燕归坳基地,皇帝心里落差还是挺大的……回宫之后,更加的勤政了……
张镇也看得出来,皇帝想在有生之年,真正干一点事儿来,一改之前的稳健,急躁起来了……
这种现象,好,也不好……张镇很清楚这片土地上有段时期,要赶英超美,遍地架起土炉子炼钢,到处的喜报连连,说什么亩产万斤,猪养成大象之类的……搞得二十世纪了,还饿死了许多人……
这把火烧起来之后,张镇心里还是有点慌,他觉得按照皇帝这个急性子下去,极有可能酿成各地虚报谎报,能不好还是变坏……
于是,决定转变一下思路……
谢迁的话,皇帝没听进去,只盯着张镇……
“忠义伯,你说说,第二把火怎么烧?”
“万岁,第二把火,咱们反着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